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后,無數醫務人員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夜以繼日的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他們是臨危不懼堅守在一線的白衣天使,他們是最堅定的擔當者,他們是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勇士!
由137名云南醫護人員組成的第一批援鄂醫療隊于2020年1月27日前往武漢,正式開展56天的醫療援助工作。在這些最美逆行者中,除了權威醫療專家外,也不乏許多95后的身影,其中也有云南新興職業學院畢業的沈龍、張葉春雯、史璇琦等數名畢業生。
沈龍,2014年于云南新興職業學院護理專業畢業,在校品學兼優,樂于助人,畢業后就職于云南省第三人民醫院。
面對疫情,沈龍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參與到防疫一線。在防疫一線,面對孤獨、壓抑以及生活和飲食上的不習慣沈龍告誡自己“一定要鼓起勇氣,戰勝自己、不斷完善自己,防護服不可怕、病毒不可怕,只要我們做好防護我們什么都不怕”。銘記著父親“軍人的后代就要像軍人一樣”的激勵,銘記著母親“你是黨員,你不去誰去,安心做好本職工作,多多救護病人,我們等你回家”的囑咐,沈龍在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人民醫院的一線抗疫的56天里,付出了辛勤勞動,經歷了困難,更收獲了溫暖和感動、收獲了看著患者康復出院時的那一份幸福!面對記者采訪時,沈龍說:“每當看到病人出院,我都非常感動,我都想哭,但是不能哭,如果護目鏡哭花了,怎么去護理下一個病人呢……?!?/span>
張葉春雯,2018年6畢業于云南新興職業學院護理專業,在校長期擔任班長、團學干部,畢業后就職于云南省第三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
“十七年前非典肆虐時,我是被保護的,現在我長大了,又是一名醫務工作者,理應輪到我去保護那些需要保護的人;國家有難,新一代年輕人有責任、有義務去為祖國排憂解難,現在不去,更待何時!”就這么一句肺腑之言,張葉春雯第一時間寫下援鄂醫療請戰書,今年剛滿23歲的她成為云南第一批援鄂醫療隊中年紀最小的成員。
經過創傷急救、醫學檢驗知識、醫學影像知識、防護用品使用等專業培訓后,張葉春雯隨醫療隊到達武漢,隨后被分配到咸寧市嘉魚縣人民醫院內二科工作。56天里張葉春雯每天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在隔離室里為患者靜脈穿刺、打針輸液、測量生命體征、觀察病情等。在病房里給高齡奶奶換尿不濕、清洗、拍背、喂飯,輸液時為了避免呼吸讓面屏充滿白霧她學會了逼著呼吸做穿刺。經歷了辛勞、身處異鄉的孤獨,以及嘉魚人民回饋的溫暖、同事們給予的關心,從一開始的不習慣到最終適應,2020年3月10日火線入黨的張葉春雯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奉獻!
疫情期間,醫務工作者們用使命擔當為全國的百姓健康保駕護航,云南新興職業學院畢業的沈龍、張葉春雯、史璇琦等同學,成為了抗擊新冠狀病毒肺炎戰役中的主力軍,成為國之棟梁。在此,母校為你們點贊、為你們驕傲,云南新興職業學院全體師生向你們致敬、向你們學習!